體感操控 可穿戴設備的復興之路
作者:春曉財經 日期:2015/4/28 10:28:47
:隨著技術的改進,可穿戴廠商們仍在不停地增加著各種量化自我的創意,從測步、心率、體溫到腦電波,然而,這些炫酷的技術,卻難以解決一個最基本的用戶粘性問題,讓普通人堅持佩戴。
智能穿戴設備正在面臨一段驟冷的艱難時期,狂熱的資本輸入顯然沒有給這個領域帶來相呼應的市場反饋。隨著技術的改進,可穿戴廠商們仍在不停地增加著各種量化自我的創意,從測步、心率、體溫到腦電波,然而,這些炫酷的技術,卻難以解決一個最基本的用戶粘性問題,讓普通人堅持佩戴。
沒有堅持使用,基于那些數據背后美好的前景都將是零。谷歌眼鏡的黯然暫停,手環應用的了無新意,都給智能穿戴蒙上了一層陰影。不禁讓人感慨,可穿戴領域高資本的融入并沒有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用處。
從發展來看,智能穿戴的熱潮已經持續了兩三年,這兩三年最大的貢獻,就是把硬件做進了我們全身上下,從頭環、眼鏡、手環、手表、腰帶、衣服到鞋子。技術的不斷推進,讓硬件裝置可以全副武裝到整個人的身體上,獲取更多人體的信息資源。
不過各種產品中規中矩的應用在智能穿戴中難以得到長久關注,橫向的拓展并沒有使穿戴設備在技術上產生快速的創新突破。所以尋求一個產品并加深對產品的深度研發拓展,或能更有效的帶動一個領域技術的快速演變。
眾所周知,體感操控的難點是精準度,換言之如果產品能夠精準識別用戶的幅度較小的行為,則這款產品在硬件方面基本是良好的。而穿戴設備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。
以游戲為例,相比Wii的手柄感應以及Xbox的紅外攝像頭這類外帶識別裝置的體感設備,穿戴設備對于體感的要求要更為精準,穿戴設備在操控上的開拓,或為其未來發展開辟一片沃土。智能穿戴需要一個讓人用在當下的需求,讓它回歸到大眾的認識中去,能更好的順應市場的發展,以娛樂為主可穿戴發展趨勢,可能只有游戲,才能擔此重任。
以手環為例,手環在穿戴領域目前已成一片紅海。大家現在看到的大多數手環都在拼價格,功能基本集中在計步和睡眠。而縱向創新,向手環中添加新元素,注入異基因,在技術上徹底改變它的發展軌跡,也許能將手環提升到更高的層面,一改大眾無新意的觀念。將可穿戴產品進行升級或成未來的一條新出路。體感手環的推出或將開拓智能可穿戴未來的新領域。
當手環能夠精準的捕捉用戶較為微小的手勢變化時,我們就有理由相信,微小的變化不僅能夠控制游戲,更能操控移動端的其他產品,以手環為介質通過手勢以及其他動作完成移動互聯網的整個操作。
以近日推出的體感操控手環為例,通過手環的體感傳輸,將信息反饋到手機端,進行內容控制,以此為基礎,未來發展出其他功能應用的操控也將成為可能。
體感手環的推出,給我們帶來了一種新的操控方式,也將手環的功能應用帶到了一種新的高度,但未來可穿戴產品要想在體感上得到進一步的發展,仍需技術上不斷的突破。
推薦新聞